科研設備

非標裝置,可根據工藝要求進行設計、加工、安裝及調試。
簡介:
膜技術在日常生活中也日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光明前景。膜技術作為新型分離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氣體分離、物料分離和水處理,其中水處理領域對膜產品的需求量最大。以飲用水為例,自從人們發現自來水含有三鹵甲烷、農藥、洗滌劑以及自來水管、水塔的二次污染后,就開始用反滲透膜制備純凈水。但是由于純凈水制作成本較高,而且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質的同時,也把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剔除掉了。于是,人們又用純膜裝置生產出具有礦泉水和純凈水兩者優點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可直接生飲的過濾水。
超濾膜技術既可除去水中病菌、病毒、熱源、膠體、等有害物質,又可透析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已廣泛應用于牛奶脫脂、果汁濃縮、黃酒純化、白酒陳化、啤酒除菌、味精提純 、蔗糠脫色、氨基酸濃縮、醬油除菌等生產中,而且還廣泛應用于醫療針劑水、輸液水、洗瓶水、外科手術洗潔水的制備。因其克服了蒸餾水中含有細菌尸體的缺點,且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更有利于病人恢復健康而備受醫學界推崇。
富氧膜以其分離氣體的特殊功能,產生富氧空氣,現在廣泛應用于醫院、養魚場、工業發酵與氧化等場所,尤其在高山缺氧地區特別需要。
膜技術正在把我們的生活帶入一個更新的時代。
在某種推動力的作用下,利用某種隔膜特定的透過性能,使溶質或溶劑分離的方法稱為膜分離。
分離溶質時一般叫滲析;分離溶劑時一般叫滲透。
根據推動力的不同,膜分離有下列幾種:
濃度差:擴散滲析
電位差:電滲析
壓力差:反滲透(RO, reverse osmosis):MW<100, 0.2-0.3nm, 2 – 3 A0
納濾(NF, nanofiltration):MW: 100-1000, 0.5-5 nm
超濾(UF, ultrafiltration):MW: 1000—百萬, 5 nm-0.2 μm
微濾(MF, microfiltration):0.2-1 μm
膜分離的特點:
可在常溫下操作,沒有相變;
濃縮分離同時進行;
不需投加其他物質,不改變分離物質的性質;
適應性強,運行穩定。
《中國膜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膜產業已經步入快速成長期。超濾、微濾、反滲透等膜技術在能源電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給水處理、污水回用及醫藥食品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多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經相繼建成。我國膜產業總產值已經從1994年2億元上升到2011年近400億元。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要求和居民對飲水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對水處理尤其是深度水處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作為水處理的核心元件——膜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市場總量也將越來越大。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預測,我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廢水治理投入將分別達1.05萬億元和1.39萬億元,其中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4355億元和4590億元。在此背景下,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的膜技術在未來十年間將迎來大發展。
此外,“十二五”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分離膜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力度,在開發分離膜新膜種和膜制造技術創新以及膜技術的工程應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10年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已將膜技術列入“十二五”重大產業技術予以專項支持。
在市場需求及產業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我國膜技術產業將迎來產值可觀的“黃金十年”,預計這十年內我國膜法水處理工程將以40%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膜產品產值年增長率也將達到20%以上,遠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屆時中國膜市場將占全球膜市場總需求量的15%-20%。
水質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健康。膜技術以其原理簡單,操作方便,超強的凈化效果被用于苦咸水淡化處理和軟化水處理行業中。因此膜技術在水處理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崇。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膜技術的發展。
膜技術的發展:
低污染膜:
膜污染是反滲透膜技術應用中的最大危害。目前已有幾種抗污染性能強、使用壽命長、清洗頻度低且易清洗的低污染膜在膜技術領域問世。
超低壓膜:
由于節省電耗和降低相關機械部件的壓力等級引起材料費下降等優點,自1999年以來超低壓膜在膜技術領域應用比重日益增大,這在以使用4英寸膜為主的小型裝置中應用最為突出,大型裝置中應用超低壓膜也呈上升趨勢。
帶正電荷的反滲透膜:
現在廣泛應用的低壓、超低壓復合膜的材質均為芳香族聚酸胺,其膜表面均帶有負電荷,膜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表面帶正電荷的低壓復合膜,這種膜目前主要應用于制備高電阻率的高純水系統中。
耐高溫、食品級、衛生級反滲透膜:
普通水處理膜技術采用反滲透膜的使用溫度均為0~45℃,但在需要耐90℃高溫殺菌的特殊場合,可使用耐高溫、耐化學藥品的反滲透膜。此外,各種有特殊膜元件結構的食品級或衛生級的反滲透膜技術也開始在國內應用。
電滲析
原理
在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對溶液中的陰、陽離子的選擇透過性,分離溶質和水。
陰膜只讓陰離子通過;陽膜只讓陽離子通過。
陰極:
還原反應:2H+ +2e → H2↑
陰極室溶液呈堿性,結垢
陽極:
氧化反應:4OH- → O2↑+2H2O +4e
或 2Cl-→Cl2↑+2e
陽極室溶液呈酸性,腐蝕
特點:只能將電解質從溶液中分離出去。不能去除有機物等。
離子交換膜
離子交換樹脂:樹脂與離子之間發生交換反應
離子交換膜:對溶液中的離子具有選擇透過的特性
按其結構分為:異相膜、均相膜。
異相膜:離子交換樹脂磨成粉末,加入粘合劑,滾壓在纖維網上。
均相膜:離子及交換樹脂的母體材料制成連續的膜狀物,作為底膜,然后在上面嵌接上活性基團。
按離子選擇性分:
陽離子交換膜(一般為聚苯乙烯磺酸型):R-SO3H,在水中電離后,呈負電性
陰離子交換膜(聚苯乙烯季胺型):R-CH2 N(CH3)3OH,電離后,呈正電性
離子交換膜選擇透過性主要是由于:
1)膜的孔隙結構;2)活性交換基團的作用。
離子交換膜是電滲析的關鍵部分,良好的電滲析應在于:
1)高的離子選擇性;2)滲水性差;3)導電性好;4〕化學穩定性和機械強度。
膜編輯
膜是一種具有特殊選擇性分離功能的無機或高分子材料,它能把流體分隔成不相通的兩個部分,使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能透過,而將其他物質分離出來。膜技術是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首選技術。在食品工業中也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膜是膜技術的核心,膜材料的性質和化學結構對膜分離性能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分類:
按材料來源分:天然膜和合成膜,合成膜又分為有機膜與無機膜。
按結構分有七類:
均質膜或致密膜,為結構均勻的致密膜。
對稱微孔膜,平均孔徑為0.02~10μm。按成膜方法不同,有三種類型的微孔膜,即核孔膜、控制拉伸膜和海綿狀結構膜。
非對稱膜。膜斷面為不對稱結構,是工業上應用最多的膜。
復合膜。在多孔膜表面加涂另一種材料的致密復合層。
離子交換膜。
荷電膜。
液膜。包括支撐液膜和乳狀液膜。
按形狀分: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纖維膜和卷式膜
膜技術在日常生活中也日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光明前景。自從人們發現自來水含有三鹵甲烷、農藥、洗滌劑以及自來水管、水塔的二次污染后,就開始用反滲透膜制備純凈水。但是由于純凈水制作成本較高,而且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質的同時,也把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剔除掉了。于是,人們又用純膜裝置生產出具有礦泉水和純凈水兩者優點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可直接生飲的過濾水。
膜分離
膜是一種起分子級分離過濾作用的介質,當溶液或混和氣體與膜接觸時,在壓力下,或電場作用下,或溫差作用下,某些物質可以透過膜,而另些物質則被選擇性的攔截,從而使溶液中不同組分,或混和氣體的不同組分被分離,它與傳統過濾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圍內進行分離,并且這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不需發生相的變化和添加助劑。膜的孔徑一般為微米級,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其過濾精度較低,選擇性較小。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錯流膜工藝中各種膜的分離與截留性能以膜的孔徑和截留分子量來加以區別,下圖簡單示意了四種不同的膜分離過程:(箭頭反射表示該物質無法透過膜而被截留):
微濾
微濾(MF)—— 又稱微孔過濾,它屬于精密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孔分離過程。微濾膜的材質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聚合物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無機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屬等。鑒于微孔濾膜的分離特征,微孔濾膜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從氣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細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達到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于微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徑來表征,通常孔徑范圍在0.1~1微米,故微濾膜能對大直徑的菌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可作為一般料液的澄清、保安過濾、空氣除菌。
超濾
超濾(UF)—— 是介于微濾和納濾之間的一種膜過程,膜孔徑在0.05μm至1000μm之間。超濾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濃縮的膜分離技術,超濾過程通常可以理解成與膜孔徑大小相關的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水流過膜表面時,只允許水及比膜孔徑小的小分子物質通過,達到溶液的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于超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準有機物的截留分子量來表征,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0~300000,故超濾膜能對大分子有機物(如蛋白質、細菌)、膠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廣泛應用于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機物的分離純化、除熱源。
既可除去水中病菌、病毒、熱源、膠體、COD等有害物質,又可透析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已廣泛應用于
牛奶脫脂、果汁濃縮、黃酒純化、白酒陳化、啤酒除菌、味精提純 、蔗糠脫色、氨基酸濃縮、醬油除菌等生產中,而且還廣泛應用于醫療針劑水、輸液水、洗瓶水、外科手術洗潔水的制備。因其克服了蒸餾水中含有細菌尸體的缺點,且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更有利于病人恢復健康而備受醫學界推崇。
富氧膜以其分離氣體的特殊功能,產生富氧空氣,目前廣泛應用于醫院、養魚場、工業發酵與氧化等場所,尤其在高山缺氧地區特別需要。 膜技術正在把我們的生活帶入一個更新的時代。
納濾
納濾(NF) 是介于超濾與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孔徑為幾納米,因此稱納濾。基于納濾分離技術的優越特性,其在制藥、生物化工、 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于納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準NaCl、MgSO4、CaCl2溶液的截留率來表征,通常截留率范圍在60~90%,相應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1000,故納濾膜能對小分子有機物等與水、無機鹽進行分離,實現脫鹽與濃縮的同時進行。濃縮提純工藝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Dal的納濾膜。納濾膜對二價離子,功能性糖類,小分子色素,多肽,頭孢菌素等物質的截留性高于98%,而對一些單價離子,小分子酸堿,醇等有30-50%的透過性能,常用于溶質的分級,溶液中低分子物質的洗脫和離子組分的調整,溶液體系的濃縮等流體物質的分離、精制、濃縮、脫鹽等工藝過程中。比如結晶母液的回收,樹脂解析液的濃縮,熱敏性物質的濃縮純化等。
納濾膜分離技術常被用于取代傳統的冷凍干燥、薄膜蒸發、離子交換除鹽、樹脂工藝濃縮、中和等工藝過程。
濃縮提出技術可采用的膜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纖維膜。
采用納濾膜分離技術濃縮提純的優點:
濃縮純化過程在常溫下進行,無相變,無化學反應,不帶入其他雜質及造成產品的分解變性,特別適合于熱敏性物質。
可脫除產品的鹽分,減少產品灰分,提高產品純度,相對于溶劑脫鹽,不僅產品品質更好,且收率還能有所提高。
工藝過程收率高,損失少4. 可回收溶液中的酸,堿,醇等有效物質,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設備結構簡介緊湊,占地面積小,能耗低
操作簡便,可實現自動化作業,穩定性好,維護方便。
污水處理通用設備

概述:
平板式固液分離機是一種通過約翰遜網將固體和液體分離的裝置,由機架、傳動裝置、進水裝置、過濾裝置、擠壓裝置、 犁式推進裝置及電氣控制裝置組成。
原理:
含有固體及渣子的污水通過渣水分離提升泵,將污水中的堅固的渣塊分離后的污水泵入平板式固液分離機進水箱,同時將藥劑加入進水箱,進水箱為一迷宮式流道水箱,使進水水箱的污水由湍流變為紊流,從而達到使污水在平穩狀態下進入分離網的上方進行固液分離,在約翰遜網的上方有一塊上下及前后運動的壓板,其作用是將固液分離后的固體部分進一步擠壓并同時將固體向前輸送,通過步進式的擠壓后使固體達到預期的含水率,最后送出裝置。在約翰遜網的下方有一套前后上下運動的犁式推進裝置,它在壓板擠壓的過程中,清理網的縫隙中的污泥,同時將泥向前推送,并將泥犁松,使每次擠壓后的污泥都處于松散狀態,從而達到永無堵塞的功能,無需反洗水。
特點:
?永無堵塞
?無需反沖
?體積小效率高
用途:
?本裝置主要用于絮凝后的市政污水,焦化污水、屠宰污水、餐廚垃圾等領域的污水固液分離,不同的污水中由于其物料性質不同,從而使得其出料的含水率和出水的含固液率有所不同。
?本裝置可替代污水處理中的初沉池和氣浮機
技術參數:
?處理量:1-50m3/ h( 視含固率及物料性質)
?進水管:DN50 快裝接口
?出水管: DN100 快裝接口
?裝機容量:2.2KW
?外形尺寸:2000*600*1500mm
?重量:320kg( 毛重)
配置:
?物料流經部分為不銹鋼
?犁松推板為優質高 合金鋼
? 機架為優質碳鋼
?電氣控制元件為國標產品。

工作原理
柱生物反應器是一個在集成模塊上設置若干個柱反應室,每個柱反應室配有當量面積小于柱當量面積的下流道,使污水下流速度為上流速度的一定的倍數,由下流道將柱反應室有機串連在一起,而每個柱反應室都可以看作一個相對獨立的上流污泥系統,污水由第一個柱反應室低部進入柱內,以推流形式在柱反應室內以一定的速度上流,并與內柱反應器內的微生物進行充分混合接觸反應,在分離腔側向溢流進入下流道,經過一次生物反應的廢水進入第二個柱反應室的底部,依次類推,最后一個柱出水將流入一個MBR終端膜生物反應器,其中一部分生化反應后的水被膜分離后排出,一部分出水可以由底部流出回流到第一柱反應室內以稀釋進水濃度。反應中產生的氣體沿分離腔的上方直接流向儲氣罐內。污泥沉入柱內繼續消化。
系統構成:
l 進水泵將需要處理的污水及回流水提升并泵入生化柱內;
l 1#八向分配器由電腦控制,將污水送入指定的生化柱內;
l 2#八向分配器由電腦控制,將空氣送入指定的生化柱內;
l 3#八向分配器由電腦控制,將生化柱內的氣體排到指定的容器內進行氣體的后續處理;
l 每個生化柱內可掛填料并進行三相分離;
l 可根據工藝要求進行分配八個生化柱,作為鐵碳微電解、水解酸化、厭氧、好氧、爆氣生化柱等;
l 裝置中間有儲水罐放入浸沒式中空纖維膜可進行MBR處理;
l MBR循環泵
特點:
l 每個柱反應器均是一個多功能的生物反應器,柱內可掛填料、有進水口、出水溢流口、進氣口、出氣口、取樣口、視窗觀察口及溫度、壓力、流量和PH測量口;
l 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有機負荷較高,水力停留時間短;
l 對沖擊負荷及進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具有良好緩沖適應能力;
l 反應器備有獨立的柱反應室,馴化著與該處環境條件相適應的微生物相,防止在各個單體中獨立發展形成污泥相混合,以適應相應的底物及環境因子,出水水質穩定;
l 不需要專門的三相分離器;
l 各個單體內的產氣互相隔開;
l 無死區、無溝流、無短流、無水平流;
l 每個柱反應室內幾乎無水平流,只存在推流,水力特性接近完全混合式。系統因而擁有更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質更好。
用途:
l 小流量的難處理的化工廢水;
l 小流量的食品廢水處理;
l 電鍍廢水處理;
l 皮革廢水處理;
l 各種難降解廢水處理.

非標裝置,可根據工藝要求進行設計、加工、安裝及調試。
簡介:
膜技術在日常生活中也日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光明前景。膜技術作為新型分離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氣體分離、物料分離和水處理,其中水處理領域對膜產品的需求量最大。以飲用水為例,自從人們發現自來水含有三鹵甲烷、農藥、洗滌劑以及自來水管、水塔的二次污染后,就開始用反滲透膜制備純凈水。但是由于純凈水制作成本較高,而且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質的同時,也把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剔除掉了。于是,人們又用純膜裝置生產出具有礦泉水和純凈水兩者優點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可直接生飲的過濾水。
超濾膜技術既可除去水中病菌、病毒、熱源、膠體、等有害物質,又可透析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已廣泛應用于牛奶脫脂、果汁濃縮、黃酒純化、白酒陳化、啤酒除菌、味精提純 、蔗糠脫色、氨基酸濃縮、醬油除菌等生產中,而且還廣泛應用于醫療針劑水、輸液水、洗瓶水、外科手術洗潔水的制備。因其克服了蒸餾水中含有細菌尸體的缺點,且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更有利于病人恢復健康而備受醫學界推崇。
富氧膜以其分離氣體的特殊功能,產生富氧空氣,現在廣泛應用于醫院、養魚場、工業發酵與氧化等場所,尤其在高山缺氧地區特別需要。
膜技術正在把我們的生活帶入一個更新的時代。
在某種推動力的作用下,利用某種隔膜特定的透過性能,使溶質或溶劑分離的方法稱為膜分離。
分離溶質時一般叫滲析;分離溶劑時一般叫滲透。
根據推動力的不同,膜分離有下列幾種:
濃度差:擴散滲析
電位差:電滲析
壓力差:反滲透(RO, reverse osmosis):MW<100, 0.2-0.3nm, 2 – 3 A0
納濾(NF, nanofiltration):MW: 100-1000, 0.5-5 nm
超濾(UF, ultrafiltration):MW: 1000—百萬, 5 nm-0.2 μm
微濾(MF, microfiltration):0.2-1 μm
膜分離的特點:
可在常溫下操作,沒有相變;
濃縮分離同時進行;
不需投加其他物質,不改變分離物質的性質;
適應性強,運行穩定。
《中國膜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膜產業已經步入快速成長期。超濾、微濾、反滲透等膜技術在能源電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給水處理、污水回用及醫藥食品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多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經相繼建成。我國膜產業總產值已經從1994年2億元上升到2011年近400億元。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要求和居民對飲水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對水處理尤其是深度水處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作為水處理的核心元件——膜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市場總量也將越來越大。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預測,我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廢水治理投入將分別達1.05萬億元和1.39萬億元,其中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4355億元和4590億元。在此背景下,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的膜技術在未來十年間將迎來大發展。
此外,“十二五”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分離膜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力度,在開發分離膜新膜種和膜制造技術創新以及膜技術的工程應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2010年來,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已將膜技術列入“十二五”重大產業技術予以專項支持。
在市場需求及產業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我國膜技術產業將迎來產值可觀的“黃金十年”,預計這十年內我國膜法水處理工程將以40%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膜產品產值年增長率也將達到20%以上,遠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屆時中國膜市場將占全球膜市場總需求量的15%-20%。
水質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健康。膜技術以其原理簡單,操作方便,超強的凈化效果被用于苦咸水淡化處理和軟化水處理行業中。因此膜技術在水處理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崇。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膜技術的發展。
膜技術的發展:
低污染膜:
膜污染是反滲透膜技術應用中的最大危害。目前已有幾種抗污染性能強、使用壽命長、清洗頻度低且易清洗的低污染膜在膜技術領域問世。
超低壓膜:
由于節省電耗和降低相關機械部件的壓力等級引起材料費下降等優點,自1999年以來超低壓膜在膜技術領域應用比重日益增大,這在以使用4英寸膜為主的小型裝置中應用最為突出,大型裝置中應用超低壓膜也呈上升趨勢。
帶正電荷的反滲透膜:
現在廣泛應用的低壓、超低壓復合膜的材質均為芳香族聚酸胺,其膜表面均帶有負電荷,膜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表面帶正電荷的低壓復合膜,這種膜目前主要應用于制備高電阻率的高純水系統中。
耐高溫、食品級、衛生級反滲透膜:
普通水處理膜技術采用反滲透膜的使用溫度均為0~45℃,但在需要耐90℃高溫殺菌的特殊場合,可使用耐高溫、耐化學藥品的反滲透膜。此外,各種有特殊膜元件結構的食品級或衛生級的反滲透膜技術也開始在國內應用。
電滲析
原理
在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對溶液中的陰、陽離子的選擇透過性,分離溶質和水。
陰膜只讓陰離子通過;陽膜只讓陽離子通過。
陰極:
還原反應:2H+ +2e → H2↑
陰極室溶液呈堿性,結垢
陽極:
氧化反應:4OH- → O2↑+2H2O +4e
或 2Cl-→Cl2↑+2e
陽極室溶液呈酸性,腐蝕
特點:只能將電解質從溶液中分離出去。不能去除有機物等。
離子交換膜
離子交換樹脂:樹脂與離子之間發生交換反應
離子交換膜:對溶液中的離子具有選擇透過的特性
按其結構分為:異相膜、均相膜。
異相膜:離子交換樹脂磨成粉末,加入粘合劑,滾壓在纖維網上。
均相膜:離子及交換樹脂的母體材料制成連續的膜狀物,作為底膜,然后在上面嵌接上活性基團。
按離子選擇性分:
陽離子交換膜(一般為聚苯乙烯磺酸型):R-SO3H,在水中電離后,呈負電性
陰離子交換膜(聚苯乙烯季胺型):R-CH2 N(CH3)3OH,電離后,呈正電性
離子交換膜選擇透過性主要是由于:
1)膜的孔隙結構;2)活性交換基團的作用。
離子交換膜是電滲析的關鍵部分,良好的電滲析應在于:
1)高的離子選擇性;2)滲水性差;3)導電性好;4〕化學穩定性和機械強度。
膜編輯
膜是一種具有特殊選擇性分離功能的無機或高分子材料,它能把流體分隔成不相通的兩個部分,使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能透過,而將其他物質分離出來。膜技術是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首選技術。在食品工業中也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膜是膜技術的核心,膜材料的性質和化學結構對膜分離性能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分類:
按材料來源分:天然膜和合成膜,合成膜又分為有機膜與無機膜。
按結構分有七類:
均質膜或致密膜,為結構均勻的致密膜。
對稱微孔膜,平均孔徑為0.02~10μm。按成膜方法不同,有三種類型的微孔膜,即核孔膜、控制拉伸膜和海綿狀結構膜。
非對稱膜。膜斷面為不對稱結構,是工業上應用最多的膜。
復合膜。在多孔膜表面加涂另一種材料的致密復合層。
離子交換膜。
荷電膜。
液膜。包括支撐液膜和乳狀液膜。
按形狀分: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纖維膜和卷式膜
膜技術在日常生活中也日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光明前景。自從人們發現自來水含有三鹵甲烷、農藥、洗滌劑以及自來水管、水塔的二次污染后,就開始用反滲透膜制備純凈水。但是由于純凈水制作成本較高,而且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質的同時,也把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剔除掉了。于是,人們又用純膜裝置生產出具有礦泉水和純凈水兩者優點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可直接生飲的過濾水。
膜分離
膜是一種起分子級分離過濾作用的介質,當溶液或混和氣體與膜接觸時,在壓力下,或電場作用下,或溫差作用下,某些物質可以透過膜,而另些物質則被選擇性的攔截,從而使溶液中不同組分,或混和氣體的不同組分被分離,它與傳統過濾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圍內進行分離,并且這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不需發生相的變化和添加助劑。膜的孔徑一般為微米級,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其過濾精度較低,選擇性較小。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錯流膜工藝中各種膜的分離與截留性能以膜的孔徑和截留分子量來加以區別,下圖簡單示意了四種不同的膜分離過程:(箭頭反射表示該物質無法透過膜而被截留):
微濾
微濾(MF)—— 又稱微孔過濾,它屬于精密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孔分離過程。微濾膜的材質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聚合物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無機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屬等。鑒于微孔濾膜的分離特征,微孔濾膜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從氣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細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達到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于微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徑來表征,通常孔徑范圍在0.1~1微米,故微濾膜能對大直徑的菌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可作為一般料液的澄清、保安過濾、空氣除菌。
超濾
超濾(UF)—— 是介于微濾和納濾之間的一種膜過程,膜孔徑在0.05μm至1000μm之間。超濾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濃縮的膜分離技術,超濾過程通常可以理解成與膜孔徑大小相關的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水流過膜表面時,只允許水及比膜孔徑小的小分子物質通過,達到溶液的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于超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準有機物的截留分子量來表征,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0~300000,故超濾膜能對大分子有機物(如蛋白質、細菌)、膠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廣泛應用于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機物的分離純化、除熱源。
既可除去水中病菌、病毒、熱源、膠體、COD等有害物質,又可透析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已廣泛應用于
牛奶脫脂、果汁濃縮、黃酒純化、白酒陳化、啤酒除菌、味精提純 、蔗糠脫色、氨基酸濃縮、醬油除菌等生產中,而且還廣泛應用于醫療針劑水、輸液水、洗瓶水、外科手術洗潔水的制備。因其克服了蒸餾水中含有細菌尸體的缺點,且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更有利于病人恢復健康而備受醫學界推崇。
富氧膜以其分離氣體的特殊功能,產生富氧空氣,目前廣泛應用于醫院、養魚場、工業發酵與氧化等場所,尤其在高山缺氧地區特別需要。 膜技術正在把我們的生活帶入一個更新的時代。
納濾
納濾(NF) 是介于超濾與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孔徑為幾納米,因此稱納濾。基于納濾分離技術的優越特性,其在制藥、生物化工、 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于納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準NaCl、MgSO4、CaCl2溶液的截留率來表征,通常截留率范圍在60~90%,相應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1000,故納濾膜能對小分子有機物等與水、無機鹽進行分離,實現脫鹽與濃縮的同時進行。濃縮提純工藝上主要采用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Dal的納濾膜。納濾膜對二價離子,功能性糖類,小分子色素,多肽,頭孢菌素等物質的截留性高于98%,而對一些單價離子,小分子酸堿,醇等有30-50%的透過性能,常用于溶質的分級,溶液中低分子物質的洗脫和離子組分的調整,溶液體系的濃縮等流體物質的分離、精制、濃縮、脫鹽等工藝過程中。比如結晶母液的回收,樹脂解析液的濃縮,熱敏性物質的濃縮純化等。
納濾膜分離技術常被用于取代傳統的冷凍干燥、薄膜蒸發、離子交換除鹽、樹脂工藝濃縮、中和等工藝過程。
濃縮提出技術可采用的膜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纖維膜。
采用納濾膜分離技術濃縮提純的優點:
濃縮純化過程在常溫下進行,無相變,無化學反應,不帶入其他雜質及造成產品的分解變性,特別適合于熱敏性物質。
可脫除產品的鹽分,減少產品灰分,提高產品純度,相對于溶劑脫鹽,不僅產品品質更好,且收率還能有所提高。
工藝過程收率高,損失少4. 可回收溶液中的酸,堿,醇等有效物質,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設備結構簡介緊湊,占地面積小,能耗低
操作簡便,可實現自動化作業,穩定性好,維護方便。
餐廚垃圾處理通用設備

用途:
雙軸螺旋輸送機主要用于含固物料的輸送,如餐廚垃圾、廚余垃圾、生活濕垃圾、畜禽糞便、造紙廢水的含水固體物、印染廢水污泥及屠宰廢水的含水固體物。
組成:
雙軸螺旋輸送機由傳動裝置、螺旋體、機殼、耐磨襯墊、瀝水網、集水槽、撕碎裝置、蓋板、進料口、出料口、排氣口、出水口及控制箱(可選組件)組成。
特點:
?傳動裝置由電機、減速機和聯軸器構成;
?螺旋體為不銹鋼、耐磨優質合金鋼或雙相鋼制作;
?耐磨襯墊為高分子聚合物制作;
?瀝水網為不銹鋼或雙相鋼材質的約翰遜網;
?集水槽為不銹鋼制作;
?撕碎裝置為動刀和靜刀組合;
?配電箱采用施耐德或或同類電氣元器件組合;
?特殊的制造的加工工藝使葉片的外表美觀,形狀整齊,這種工藝制造的葉片精確度高使用效率高。
?螺旋葉片安裝十分的方便,維護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
?螺旋葉片表面光潔,耐磨性能和強度都比較高,使用壽命長。
?螺旋葉片材質一般是由不銹鋼制作還可以應用于各種的傳輸設備。
?具有生產效率高、節省原材料、葉片質量好、硬度高、耐磨性好等優點。
規格:
外徑(mm) | Ф94 | Ф94 | Ф120 | Ф120 | Ф125 | Ф125 | Ф140 | Ф160 | Ф200 | Ф440 | Ф500 | Ф500 |
內徑(mm) | Ф25 | Ф25 | Ф28 | Ф40 | Ф30 | Ф30 | Ф45 | Ф40 | Ф45 | Ф300 | Ф300 | Ф320 |
螺距(mm) | 72 | 100 | 120 | 120 | 100 | 125 | 120 | 160 | 160 | 400 | 460 | 400 |
板厚(mm)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外徑(mm) | Ф160 | Ф160 | Ф200 | Ф200 | Ф250 | Ф250 | Ф320 | Ф320 | Ф400 | Ф400 | Ф500 | Ф500 |
內徑(mm) | Ф42 | Ф42 | Ф48 | Ф48 | Ф60 | Ф60 | Ф76 | Ф76 | Ф108 | Ф108 | Ф133 | Ф133 |
螺距(mm) | 120 | 160 | 160 | 200 | 200 | 250 | 250 | 320 | 320 | 400 | 400 | 500 |
板厚(mm) | 3.5 | 3.5 | 3.5 | 3.5 | 3.5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外徑(mm) | Ф140 | Ф140 | Ф190 | Ф190 | Ф240 | Ф240 | Ф290 | Ф290 | Ф290 | Ф290 | Ф370 | Ф370 |
內徑(mm) | Ф60 | Ф60 | Ф60 | Ф60 | Ф60 | Ф60 | Ф89 | Ф89 | Ф114 | Ф114 | Ф114 | Ф114 |
螺距(mm) | 112 | 150 | 133 | 200 | 166 | 250 | 200 | 290 | 200 | 300 | 300 | 380 |
板厚(mm)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特殊規格另行設計加工。
螺旋葉片

概述:
餐廚物首先由環衛集運車運至處置車間,經電子稱計量后倒入卸料倉,進入雙螺旋無軸螺旋輸送機,在輸送機與卸料倉之間有一套破袋裝置,在游離水瀝干的同時將塑料袋進行破袋處理。接著由輸送機將餐廚物輸送到分揀機上。整個功能由電腦控制。
組成:
?本裝置有四個口,第一個是進料口;第二個是出料口;第三個是出水口.第四個口是排氣口;
?進料口為一個自動蓋板.當有料送入時,蓋板自動打開,進料完畢后自動關閉;
?出料口為一個同分揀系統的布料器對接口;
?出水口為一個DN100的管道,將含油廢水直接排入集水井;
?排氣口為一個DN250的風管法蘭,直接同排氣管道連接;
?在頂部設有排水槽,可將表面清洗水直接排入集水井。
特點:
?卸料倉同物料接觸部分為不銹鋼材質;
?卸料倉蓋由液壓裝置來實現啟閉;
?輸送螺旋片為優質錳鋼;
?破袋刀具為優質合金鋼;
?輸送產能為5-30M3/h;
?在料倉內部設有3600旋轉清洗噴淋頭及除臭噴霧裝置;
?為了防止瀝水網堵塞,在瀝水網的下方設有反沖洗裝置。
規格:
根據處置規模可設計10-50M3;

概述:
目前在餐廚垃圾及某些廢水輸送處理過程中,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在污水中有大量的毛發、纖維、渣塊等物質,而這些物質對任何一款泵的運行都是不利的,故廢水在進入泵之前必須將長的纖維、毛發等切短或將渣塊去除。同樣在在餐廚垃圾預處理工段中的漿渣輸送,也是一個重要環節,本裝置的作用就是在流體進入泵前,首先對其進行處理,以免損壞和堵塞后道工序的泵。該裝置適用于滲濾液、屠宰水等含有較多雜質的液體和類似餐廚垃圾的漿渣類物料的輸送。
原理:
在流體進入泵前的進入口設置一個切割屏,在屏的進水端設置一組切刀,當流體在泵的抽吸作用下通過切割屏時,由于切刀在不斷地旋轉,將進入的纖維,毛發等切割,將渣塊等打碎或通過重力而投入集渣槽,從而使通過切割屏的流體中的固體物能夠適合泵的抽吸而不干擾泵的運行工作
特征:
? 無軸封、無泄漏、流道寬敞,所以輸送含顆粒,高粘度〔粘度可達1萬厘泊〕,易揮發和腐蝕性介質時,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和危害人身安全。
? 通過性能好,允許通過最大顆粒直徑達15毫米。
? 不需灌引水,自吸能力強,吸程高達7米,長時間干吸,對裝置不損壞。如超負荷,泵便會自動停機,負荷恢復正常時,能自動啟動運行,具有自我保護功能。
? 可替代初沉池、制漿機、輸送泵
技術參數:
? 大于3mm的渣子去除率達99%以上
? 提升輸送能力1-25M3/h
? 揚程達30米,出口壓力最大可達0.6MPa。
? 使用功率:7.5Kw
? 重量:650Kg
? 外形尺寸:1500x800x1400mm

概述:
餐廚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種,包括家庭、學校、食堂及餐飲行業等產生的食物加工下腳料(廚余)和餐后殘余(泔腳)。其成分有生物質和非生物質,其中生物質主要有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魚、肉、骨頭。非生物質如廢餐具、塑料、紙巾等。我國餐廚垃圾數量十分巨大,據不完全統計,每天約有3萬噸餐廚垃圾產生,并呈上升趨勢。而餐廚垃圾中的雜質含量在有些區域高達30%以上,這給預處理帶來高難度的分揀要求,本公司設計的分揀機是目前餐廚垃圾預處理的最好選擇。
原理:
由進料輸送機將物料送入布料器,布料器將物料均勻的喂入旋轉的滾筒中,滾筒由計算機數字模糊控制技術控制,當物料進入滾筒后進行模糊控制,使物料自動分離,輕物質和油將漂浮在最上面、重的大物質被沉入滾筒的底部、漿料及細小的物質漏出滾筒的格柵網。
輕物質由1#機械手將其撈出送入1#出料輸送機;重物質由2#機械手扒出送入2#出料輸送機;漿料及渣滓由渣漿分離器進一步分離,漿料送出,渣滓排放。輕物質及含油廢水在1#輸送機中進一步進行分離,將含油廢水截留后送入集水槽中進行油水分離,將固體輕物質送出。重大物質由2#輸送機送出。
構成:
進料推進器及附屬傳動裝置;
滾筒驅動裝置;
格柵滾筒;
滾筒外殼;
渣漿分離器;
噴淋泵;
出料輸送機2套;
出料機械手2套;
廢氣排出口;
PLC控制,觸摸屏操作。
分揀能力:
1-25M3/h
分揀率>90%
工程 & 案例
瑞界人深信 :
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并不可怕,關鍵是要有解決問題的智慧和誠意。以客戶為中心,誠心誠意地為客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